盛吉林:抚州商帮衰落的原因及重振抚商的思考
2019-07-02 11:09:38
  • 0
  • 0
  • 3

 三、抚州商帮衰落的原因及重振抚商的思考

1、有人说抚州商人做不大,主要是受儒家尤其是宋明理学的影响太重,耻于经商。容易小富即安。往往外出赚了一点钱,立即回家买田置地而不再外出。其实,这些都不是关键原因,关键原因在于“草根化”的抚州商帮,在当时的体制内生存的空间太小。封建社会时期,官府主要依靠当地劳力服遥役来维持行政运转。经商的人既不在户籍所在地服役,也不在流入之地的官府服役。是流出与流入两个地方官府公共的损失。另外,外籍商人在异地经商的过程中,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,造成的社会纠纷也常让官府头疼。所以他们往往重农抑商。

海瑞以他曾在赣南任职的经历分析:吉安、抚州、南昌、上饶等地的流民(很多其实是商人),很少有去人口较少的赣南,绝大部分都外流到了其他省。主要原因在于,如果到赣南,不仅当地的里甲会强迫他们入籍承担赋役,原籍的官府也会追捕,要他们承担原籍的赋役,而到他省,就没有这么麻烦。这说到了问题的关键:元末至明朝中叶,大量的抚州商人就这样被迫在外地入籍,渐渐隔离了与抚州的联系。抚州商帮,就在这种就地安置中被逐步瓦解,渐渐失去了活力。没人打理的失去了商业精神的万寿宫,逐渐沦落为一个虚无的神坛。小时候的我,读了几本破书,见村里老人们去万寿宫烧香。还曾在心里暗笑迷信。今天想来,老人们既是在延续家乡的一种商业传统,也是在寻求一种心理的安宁。只不过,我们的后辈从未真正理解过罢了。他们那一辈人,还多有兄弟在外经商,至老未归,音讯全无。在过去,去万寿宫烧香既是为外出经商的家人祈福,往往也能在庙会上的买进卖出间碰上与自己家人相识的同乡,带回家人的音讯。如今抚州很多万寿宫的香火依然鼎盛,只是商会没了,庙会的商业功能也蜕变成了如同一次农贸集市交易,早没了往昔融通四方的神采。

得不到法律保障是抚州商帮碰到的另一大问题。商业越发达,商业纠纷就越多,这本是正常的事情。但在儒家传统里,却成了异端,哪里的人牵涉到的官司多,哪里就被视为民风刁蛮。明成化十年,刑部因大批抚州商人携带绢布、火药等物涌入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交易铜铁、聚众开矿,要求明令禁止。就连对抚州商人赞赏有加的王士性,也因为收到的关于抚州商人的案子太多,一怒之下表示:凡抚州人的案子,甚至江西也概不受理。自先秦到明清,大一统的专制政体越来越成熟,无论是商帮,还是商人,他们的成功与失败都与官府有直接的关系。而抚州商帮多是小本生意,与官府少有瓜葛,况且经商在外,越发势单力孤。遇到商业纠纷,本想找官府讨回个公道,官府却来了个概不受理。这生意就没法做下去了,只好打铺盖卷回家。更有甚者,官府看见有赚钱的生意,立即发布禁令,转为官办,不许商人经营。官府的淫威是不加掩饰的。明成祖朱棣的一道圣旨很能说明中国式的官民关系。这里转录如下:街市开张铺面,做买卖,官府要些物件,他怎么不肯买办?你部里行文书,着应天府知道:今后若有买办,遇开铺面人家,一体着他买办。敢有违抗的,拿来不饶,钦此。如果不是官府的压制,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早就顺理成章了。

2、为什么同为商帮,抚州商帮的衰微之时,而晋商,徽商们却能实现大红大紫呢?按理来说,在明初之前,抚州商帮就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。通过万寿宫的兴建,抚商们也在积极营造义商的形象。抚州商人在外地的经营,常有来自商会的有力支持。对于刚到外地谋生的抚州同乡,抚府会馆会安排他们的住宿,并将商会的货源供应给他们让为代销,三七分成。这样,靠着无本买卖,初到者慢慢积攒起资金,在会馆的帮助下购买房子定居乃至开店。李渡桂桥村的桂焕兰嫁入北田村的张家,后来成为云南销量最大的张学成笔庄的掌柜。实际上也是当时抚州商人在异地抱团打拼的证明。要细说起来,抚州物产也丰,人多儒商,为什么同为商帮,在同一体制下,抚州商帮的衰微之时,而晋商,徽商们却能实现大红大紫呢?带着这些疑问,我们一道从相关的史料中去寻找真实的答案。

还原历史的真实,抚商的衰退,与明清晋商、徽商的兴起,具体地说,是由于明朝政策的变化。前面说过,抚商的兴起,是由于明朝的扩张。而晋商、徽商的兴起是由于明朝建国后政策的变化。击败蒙元建立明王朝后,朱元璋仍视北方游牧民族为最大威胁,遂将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御区,史称九边或九镇。这个东起辽东镇海滨,西至甘肃镇嘉峪关,管辖边墙全长5274公里的巨型防御体系,平时驻军即达80多万。其中驻军最密集的是“内迫京畿,外控夷狄”的九边之首大同一带。庞大的驻军规模,让中央财政不堪重负。为解决边镇军事供给,明政府开中制应势而生。这对晋商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。简单地说,开中制就是让商人们向各边镇的边仓纳粮,以此换取贩卖官盐的执照(盐引、引目),这就是所谓“纳粮中盐”。开中制是在历代食盐实行国家专卖的基础上,明政府为解决边饷问题而找到的一举多得之策:省钱、省时、省力。然而,它的初衷既不是富民,也不是富商。“纳粮中盐”主要集中在九边,大同镇又是首先实行这一制度和纳粮数额最多的边镇,使山西商人近水楼台,捷足先登。山西商帮不仅靠多种经营垄断了北方的军需贸易,其势力范围亦向两淮、河东等全国所有的盐产地扩张,达到了所谓“贸迁四方”的全国性影响。

到了明朝中期,盐业政策由“开中制”向“折色制”转化。所谓“折色制”,即盐商不必再运送粮食等物资到指定的边境地区以领盐引,而是直接用银子来换取盐引。这样一来,大批徽商就获得了介入的资格,晋商独霸盐业的格局被打破了。本来,实行开中制时,要送粮食等物资到边境才能换取盐引,而徽州偏居一隅,地处大山深处,对外交通不便,又因地狭人稠,自古粮食不能自给,与晋商相比,他们显然不占“地利”。实行折色制后,徽商在内地就可以花钱买到盐引。从弘治到万历年间,因为地利之便,徽州盐商成群结队地赶赴毗邻,当时全国最大的盐场——仪征、扬州和淮安等地,徽州盐商的经营,一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。

  一切由国家专卖的商品都是暴利产品。盐和粮食一样,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;盐和粮食又不一样,它不是任何一片土地都能出产的特殊物品。因此,它就成了官方可以垄断,进而讹诈百姓,牟取暴利的专卖品。中国并不是一个缺少盐资源的国家,它的价值或者说暴利主要来自官方的垄断。“开中制”成就了山西商帮,“折色制”则促进了徽州商帮的兴起。说到底,引起当代中国人无限遐想,无限向往的明清两大商帮,其实都是靠官商勾结起家的盐贩子。当然,这一时期,抚州商人中也有一些因在广东、江西两地贩盐而大发其财的人。历史进入民国时期,中国的各大商帮或兴或衰,而抚州商帮也有不少建树,其中有纺织巨子朱仙舫、西南金融领袖汤子敬、中国笔王桂梦逊等,在同行业排名榜上均列居前茅。但始终与这个主流相距甚远。

3、改革开放,导致了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;西部倾斜,致使边疆地区得到了政策优惠;严格地说,“中部崛起”概念的提出,属于江西的抚州才真正开始奋起直追。如何形成新的抚商群体,如何造就新的一批抚商领军人物,这是时代的呼唤,形势的要求。应该说,现在的抚州人和过去的抚州人没有太大的变化,当年抚商所有的特点,现在的抚州人仍然具备。确切地说,古今中外成功商人的特点诚信与义气,抚商也同样具备。但任何特点又都是相对的。比如,比起垄断国家盐业而资本雄厚的徽商,当年抚商的特点就是小本经营;比起有皇室支持并建立起庞大网络系统的晋商中的票号,当年江右商的特点就是分散经营;比起与海外有密切联系并有泊来品奇货可居的粤商闽商,当年抚州商帮的特点则以经营土特产品为主要手段。抚商的优势则在于,虽然小本经营却人数众多,声势极大;虽然分散经营却如水银泄地,无处不在;虽然无手握千金的奇货,但对于所在地区的地上地下物质的开发和利用,却是抚州商人的长处。南丰的桔子、临川的西瓜、广昌的白莲、宜黄的葛粉、南城的淮山、崇仁的麻鸡,都是全国叫得响的品牌。现代的抚州商人,有着比先辈们更开放的思想、更先进的理念、更开阔的眼界、更丰富的知识,更卓越的胆识、更无畏的气概,而先辈们的勤劳和节俭、诚信和务实将成为溶入现代抚州商人血液中的优秀基因。重振抚商雄风、发展抚州经济,必须两手都要硬,招商引资、引进项目固然重要,但培植、保护、提升抚州本土的商人更为重要。江山代有人才出,期待新一代抚商群体及其领军人物的产生,新一代抚商的成功与辉煌将不会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。

供稿:临川文化协会、文化学者、中国楹联学会会员,盛吉林。电话:13970425601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